阜淮铁路箱梁架设的成功
2025年8月18日,一榀重达700吨的箱梁精准落在阜淮铁路跨青阜线特大桥的桥墩上,这一 monumental 事件标志着阜淮铁路利辛段的箱梁架设任务圆满完成。阜淮铁路全长142.44公里,设计时速高达350公里,是国家《中长期铁路网规划》和《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》中的重点项目。此项目的成功实施,不仅是工程建设的里程碑,也为皖北地区的交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项目建设的艰辛与创新
阜淮铁路站前3标项目的建设全长36.15公里,其中包括蒙城特大桥、西淝河特大桥和跨青阜线特大桥等多个重要工程。在建设过程中,项目团队面临工期紧、任务重、技术要求高等诸多挑战。为了确保箱梁架设工作有序推进,项目团队坚持方案先行,召开多次专题会议,详细部署人机物要素的保障工作,开展风险研判,并明确应急措施等。在施工过程中,项目团队强化施工组织,全面统筹架桥机、运梁机等核心设备的检查、调试与维护保养周期,确保各类设备高效循环,从而有效提升了施工效率。
智能技术助力施工效率
项目制梁场自开工以来,克服了重重困难,科学配置了智慧梁场系统、信息化管理系统、自动温控系统等十大智慧系统,借助数字化、自动化、智能化手段,采用了钢筋整体绑扎胎架、箱内遥控养护机器人、压浆密封罩等智慧工装。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不仅提高了施工的精确度,也严格控制了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,确保了箱梁施工的高质量推进。项目技术负责人指出,项目团队应用的新一代全智能自动张拉技术,能够实时进行传感器数据校验,精准控制张拉力误差,这一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建设质量。
阜淮铁路的社会经济意义
阜淮铁路作为皖北地区城际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,建成开通后将结束蒙城、利辛两县“无高铁历史”的局面,实现皖北县域高铁的全覆盖。这不仅将促进皖北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,还将激活当地的煤炭、农业等资源流通,助力“皖北振兴”战略,赋能地方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。随着阜淮铁路的顺利推进,预计将为当地居民的出行和经济活动带来极大的便利,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的繁荣与发展。
- 阜淮铁路
- 箱梁架设
- 智能技术
- 经济发展